为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生命科学学院于3月20日组织开展了《Python与R语言设计》课程教师说课暨集体备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胡静副教授主持,刘毅副院长、生物信息学教研室与遗传学教研室相关教师以及教学科研办副主任董蒙蒙共同参与,围绕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及学科特色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刘院长着重强调了课程建设的核心要求。他指出,授课过程需注重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建构,倡导“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通过个性化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优良教风带动学风建设。青年教师周建腾、张程进行了课程试讲,全体教师就教学内容组织、案例设计等展开评议。马友振博士提出应强化生物医药领域实例的应用,将基因测序数据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等专业场景融入编程教学;杜文龙副教授建议引入DeepSeek等AI教学辅助系统,构建"智能+"教学模式;胡静副教授则强调要建立互动式课堂生态,通过综合性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适时开展职业规划引导。
刘院长在总结中表示,本次集体备课通过新老教师智慧碰撞,既夯实了教学基本功,又开拓了创新思路。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打造具有生物信息学特色的“金课”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生物信息学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一审:董蒙蒙 二审:刘毅 三审:李冲)